不是雙語家庭也能學好英文!Lucas 的沉浸式語言學習法,讓孩子英語自然開口不害怕

這個暑假 Lucas 參加了多種活動:包括英語科普線上共學團、美語指導的巴西柔術,以及台南文學館舉辦的『 故事聯合國 』活動,邀請各國講師以母語說故事。他也開始嘗試學習第三語言『 日語 』。


在你開始閱讀前,不訪試著先用聽的來了解內容。
即使不方便閱讀,也能快速了解這份文章的重點。




一、線上英語共學團:動手做+影片分享,自然啟動語感

英語科普線上共學團每兩週設定一個主題,主辦方提供教材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。孩子們透過影片記錄實驗操作過程並分享,大家一起討論這些分享,交流彼此的心得。

除了科普知識外,家長們也會分享孩子學習英語的經驗。大多數共學家長的英語能力不錯,他們或許居住在國外生活在英語環境中,或與父母跟孩子日常溝通就是中英並用,使孩子自然而然地以英語溝通。

當然,也有些家長和我們一樣英語並不擅長,因此彼此分享孩子的學習歷程特別有幫助。

Lucas 第一次拍攝實驗紀錄時他很緊張,只寫了幾句簡單草稿想表達的內容,面對鏡頭說話顯得生疏。但幾次之後,他開始運用 AI 和 Google 搜尋知識,並能寫出更詳細的內容表達。拍攝時也不再生澀尷尬,明顯可以感受到他的語言思維在短時間內有顯著進步。這不只是語言進步,更是思考與自信的成長。


二、生活中的英文:巴西柔術課+故事聯合國,多語環境潛移默化

在美語指導的巴西柔術課程中,雖然有助教會適時翻譯,但大部分孩子對美語並不陌生,日常指導和溝通大家都能理解。只有在解釋較專業的動作時,才需要透過中文說明,讓孩子更清楚掌握要領。

當然,年紀較小的孩子美語基礎可能還不夠紮實,家長們也會彼此討論如何幫助孩子學習美語,讓他們能在課堂上靈活運用。

文學館舉辦的『 故事聯合國 』是我認為最特別有趣的活動。各國講師以母語說故事,講師與孩子們可透過英語或中文互動。這讓孩子能在陌生語言環境中,仍能因故事內容和講師的表達方式感受到樂趣。

我們鼓勵 Lucas 每次活動都坐在最前排,這樣在故事間或問答時間,他能有機會與講師對話。

幾次活動後,主持人與媽媽聊天時提到對 Lucas 印象深刻—他不怕說英語、勇於發問、英語能力不錯。主持人本身會六種語言,對 Lucas 的英語學習方式很感興趣,她提到台灣許多邦交國除英語外最常使用『 西班牙語 』,並建議他未來可以嘗試學習。

也剛好 Lucas 在一次夏令營活動認識一位暑期都從美國回台孩子,他的媽媽也分享在美國許多人的第二外語也是選擇西語,她的孩子也是從幼兒園時就有接觸。未來 Lucas 有興趣他也能分享在台南的西語老師。


三、第三語言的學習:從日本旅行延伸出的學習動機

上學期因全中運,台南放了一週長假,我們到日本旅遊時,Lucas 對日本國小的上課時間和方式感到好奇,突然想去日本小學體驗上課。

於是我們鼓勵 Lucas 先學習日語,才有機會去日本體驗上課。我們隨即報名了暑假由外師指導的兒童日語密集班,開始他學習第三語言『 日語 』的旅程。

因為 Lucas 和一位好朋友一同學習日語,他們通常較早到教室且放學後玩到較晚才離開,在日語課前後都用英文交流,英文自然成為他們的主要溝通語言。日語班初期,其他同學家長以為他們是在國外長大或就讀國際學校,因此不會或不擅長中文。

期間好友因參加學校營隊請假,Lucas 與其他日語班同學玩耍時,同學家長才發現他們其實會說中文,很好奇 Lucas 是如何學習英語,能如此自然地將英語融入日常溝通。


四、不靠補習,靠習慣養成:從小建立的英文生活圈

最近很多人問 Lucas 如何學習英語。其實我們也是在他三年級到這個暑假期間,才突然發現他的英語進步很多。 我們本身不是擅長英語的父母,無法用英語與他溝通,更不用說指導他英語。 但我們持續向英語能力好的孩子及其父母請教學習方法,盡量避免我們自身學習英語的挫敗經驗,避免無謂的背誦...透過不同於傳統的學習方式,讓他從生活中快樂學習,而非將英語視為課業負擔。

仔細回想,Lucas 這一年的學習其實沒有太大變化。他依然維持觀看純英語影片(無中文字幕)的習慣,這從幼兒園中大班就開始培養。約從國小二年級開始,他習慣睡前用 Podcast 聽一則英語故事,每天也持續閱讀英語橋樑書、漫畫、圖文小說...這個暑假,Lucas 嘗試閱讀了一本有趣的小說後,開始接受純文字的小說,甚至發現小說閱讀更有趣,我們陸續到圖書館借了許多小說。

真要說這一年有什麼不同,最令人驚喜的是,他與好友玩 Minecraft 時,竟然改用英語語音溝通!不論是線上連線或私下見面互動,他們都自然而然地用英語交流。 英語似乎已成為他們主要的溝通方式。

我們猜,這就是 Lucas 英語能力突然『 開竅 』的關鍵。


如果你也希望找到讓孩子自然學會英語的方法,不妨試試:

👉 從日常生活建立語言接觸(看影片、聽故事)

👉 參與共學團或外語的才藝活動,讓孩子有表達的機會

👉 鼓勵孩子用英語與朋友互動,從『 興趣 』出發學語言!

語言不只是一門學科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。只要方法對,即使不是雙語家庭,孩子一樣能說得又自然又流利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微水泥終極指南】優缺點、價格、施工方法,一次搞懂打造無縫美學!